仙道彬
沒有贏家的總決賽 [仙道彬]
當4:0的戰果出現,已沒有太多球迷感到詫異,騎士和勇士差距,由四年前第一次碰頭勇士贏4:2、到之後騎士反勝4:3,去年的勇士輕鬆贏4:1,而今季變成直落四,忽然大得難以想像。賽後,美媒報導LeBron James原來在第一戰JR Smith那驚世失誤後拳碎白板,結果弄傷右手,之後一直負傷上陣,可是我們知道,就算LBJ沒有受傷也好,一季來的訓練和默契,畢竟難以藉一人之力挽救。
硬頸練出來的爆偈五小,火箭破勇士亡命作戰 [仙道彬]
大至一場比賽的部署,細至最後攻勢的一個暫停,有時代表的意義遠比本身為大。火箭今日在「絕地」贏波,以95:92取得第四場勝利,將總場數追平至2:2。對火箭來說,稱他們作客絕地不為過,因為勇士至今在主場已連贏16場,每次落後,一片黃海就會大力打氣,也成為最強的後盾。
從不知天高與地厚 [仙道彬]
然後來到四月初,Kyrie也因半月板手術而宣佈今季玩完,這時候,一度被認為可撼動騎士的綠軍再難樂觀,在面前的LBJ高牆簡直與天比高,要跨越而過幾乎成了天方夜譚。幸好,綠軍有Brad Stevens。
如何阻止成為完全體的LBJ?[仙道彬]
目前的LBJ,無論體能和心理狀態都處巔峰,兩球金球,加上較省力的fadeaway,令他在季後賽如Thanos般難以擊敗。在季後賽,LBJ上陣時間大幅提高至41.4分鐘,得分達到34.3分,有9次助攻和9.4個籃板,在進攻端上已接近季後賽史上最強;最恐怖是整體命中率達到55.3%,幾乎沒有人類能單對單阻止,除了三分偏低(由常規賽的36.7%跌到28.8%),弱點全無。可是從溜馬的對賽所見,要守LBJ,還是有希望的。
Go get your first ring, bro! [仙道彬]
曾幾何時,提起Chris Paul,後面總有句注腳,就是既生瑜,何生亮。因為那時候,CP3一直與爵士的Deron Williams爭逐聯盟最強控衛的寶座,兩位2006年新人各擅勝場,有段時間,D-Will是領先的一位,其爆發力和身型更勝一籌,在爵士的體系也如魚得水,加入聯盟第二季,就已經領軍打入西岸決賽,當時所有人都相信,未來十年都會見到他倆的身影,就看誰會先贏得總冠軍。
由Trash-talk到21次助攻 拜見Playoff Rondo [仙道彬]
作為聯盟如恐龍般罕有的純控衛,Rondo的威力是不用取分也可以領軍贏波,而看他的傳球,就會明白我為何說助攻也有高低之分。在助攻的定義比以前更廣泛下,接波球員做完一輪假動作再射入,也會計數,所以有時助攻的數目,的確有「溝水」之嫌;可是Rondo今場的傳球,絕大部份都是真「助攻」,意即隊友走空,籃球第一時間送到,然後就是輕鬆的起手機會。
“If you love it, keep going.” [仙道彬]
每個人對老的定義都不同,身體不一樣,心態也不一樣。所以當Vince Carter和Dirk Nowitzki仍舊奮戰,證明了有時老只是一個虛無的象徵。但對馬刺來說,老,的確是一大問題,尤其是Kawhi不在,LA獨力難支,很多時的第二得分點都要靠Manu,縱使這班阿根廷妖刀仍然維持極高水準,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他兩老,Pau Gasol和Tony Parker都再跟不上腳步。
由溜馬贏騎士,看防守與傳球 [仙道彬]
賽前預測騎士可順利過關,因為溜馬守強攻弱,未必能把握騎士防守差勁的弱點,想不到這幾場打來,溜馬幾乎就守死了整支騎士LBJ以外的球員,當令這支東岸隊隊三戰平均得90分,那贏波就不是太大難題,畢竟籃球只要比對手得更多分便可。
季後賽開打,16強對碰全拆局 [仙道彬]
千呼萬喚,期待已久的季後賽終於今晚開打,16支球隊為爭逐總冠軍,至少要打16場比賽,方可奪得最高榮耀;而今晚打頭陣的正是不少球迷期待的「夢幻西決」,勇士主場迎戰馬刺;可惜兩軍都因傷兵跌watt,有點失色。
Steve Nash vs Jason Kidd,我會揀……[仙道彬]
運動迷的樂趣,除了支持愛隊,也肯定會拿不同球星作比較。既生瑜,何生亮之歎常有,Michael Jordan統治球壇,其實當時拓荒者的Clyde Drexler也曾有「西岸佐敦」之稱,既能如滑翔人騰空,三分遠射也好,就是贏不到MJ和公牛。之後四大中鋒盛世,也是各不相讓,不過大家都有共識,Hakeem Olajuwon是中鋒之王,就算強如Shaquille O’Neal也在技術上遜一籌。之後天才後衛湧現,又開展了另一個世代。
為Melo及韋少平反 [仙道彬]
換轉是其他28支NBA球隊,面對勇士鬥到最後一刻,然後以4分之差落敗,理應獲得掌聲。可是今早在專頁分享戰果,大家都狂踩雷霆,戰犯當然是Carmelo Anthony和Russell Westbrook。
T-Mac是心頭上的傷疤 [仙道彬]
魔術有太多令人低迴的故事,有太多令人傷心的球星,開局興奮而以悲劇告終,如同青春時受挫後掉下的眼淚,也是在成人世界闖蕩多年後心頭上多添的傷疤;多久以後仍會隱隱作痛。
衝擊季後賽,馬刺新跑車來了![仙道彬]
雖然之前馬刺一度跌至第10位,但我仍對他們有信心,Gregg Popovich不是Mark Cuban,也不是Magic Johnson,既不會刻意輸波求好籤,也沒有財力等夏天簽大牌,而是正路地盡力打好每場比賽。
為總冠軍犧牲三雙 [仙道彬]
要不是上個球季的全季大三元太過變態,Russell Westbrook今季的數字應該會令球迷送上更多掌聲。在鷹隊身上取下生涯第100個大三元後,韋少的數據相當驚人:25.2分、10.1次助攻和9.6個籃板,還有1.8次偷波,除了三分命中率不堪入目(28.5%),其他數字都無可挑剔。
不要再叫我們做Barney![仙道彬]
在今日的聯盟生態,很多球隊歷經失敗後,就會希望簽下巨星,一步登天;在多倫多,我看到是一支選擇培養球員,讓他們步步成長的球隊。看到DeRozan的改變,我相信今季季後賽,他們不會再是任人恥笑的Barney恐龍,而是那支主場連贏騎士兩場的速龍,甚至是暴龍,用實力說話,洗去Bareny的恥辱吧。
睇NBA,我最懷念是垃圾話 [仙道彬]
不時有朋友會問我,睇波多年,覺得今日的籃球比起昔日如何。這個話題,一講起真的非三兩日可以說得清,畢竟今日的籃球已變成了另一個時空,那種快狠準絕非二十年前能夠想像;可是球迷要求的其實沒變,他們要求是精采的對抗,未必是肢體衝突,籃下硬爆,而是你一拳我一腳的開火進攻,我入了一球三分,我就回你一記入樽,總之是各不相讓。
AI再現?期望紐約新戰神重生 [仙道彬]
要是突然之間問你誰是Trey Burke,很可能會變成「黑人問號」,茫無頭緒,可是當你看到他的相片,他的造型,他的起手和運球方式,可能會覺得熟口熟面,然後說:「咁似AI嘅?」。
不分東西岸,季後賽要變?[仙道彬]
Adam Silver倡議的改制很簡單,就是兩岸仍如以往,各自按戰績先定出8支季後賽球隊,但之後就不分岸區,以戰績排出第一至16名種籽,然後再決戰季後賽;如戰績最好的兩隊皆來自同一岸區,那在新制下就有機會在總決賽碰頭,這就是總裁Adam Silver的理念──讓球迷欣賞到兩支最好球隊的演出,而不再受地域限制影響。
籃球在改變,世界隊大反擊 [仙道彬]
美國人一向自大,國際上自詡為世界霸主,在運動一樣高傲。小時候看籃球,不明白為何球隊贏得總冠軍,就被稱為World Champions,慢慢長大後才知美國在這項運動上和其他各國的差距,也難怪自大。不過近兩年新人賽,美國隊都不敵世界隊,今日的比賽,更加被大炒124:155,叫「美國」顏面無存。
高掛34號之後,到5同20號?[仙道彬]
高掛球衣,對球員來說是莫大的榮耀,既肯定了其貢獻,也確立了地位,通常來說,效力時期要夠長,或者為球隊贏過總冠軍,至於個人榮譽也會加分,簡單來說,你進入場館,望上半空,上面的號碼都是名宿、傳奇,或者一代球星,新一點的Kobe、Tim Duncan和Paul Pierce,或者高不可攀的Bill Russell、Michael Jordan及Kareem Abdul-Jabbar;難怪Paul Pierce在球衣退役儀式上表示,就算之後入不了名人堂,有塞爾特人高掛其34號就已足夠。
瘋狂交易夜 人人是贏家 [仙道彬]
轉會一夜變天,今日自然不能不寫,那就提早一天來過大長篇,寫寫今次轉會交易吧。誰是贏家,其實說不準,因為大家賭的,是夏天,但至少如騎士總經理Koby Altman所說:「我不想自己成為慢慢步向死亡的一員。」所以這次換了半隊的交易,至少讓騎士重新回到競爭行列,他們要做的,就是與時間競賽。
齊齊唔瞓等轉會死線![仙道彬]
幾晚都睡得不好,不是怕冷,也不是睇波,而是在電腦前癡癡地等,看NBA會不會有驚天轉會消息。至今都是雷聲大,雨聲小,原因是季後多位大牌都成自由身,所以大家也不急於一時。所以不用美國傳媒報導,我們也猜到LeBron James走的機會極微──有哪支球隊有錢有位不簽下他,而大帝又看得上眼?
誰人又相信,一世一生……[仙道彬]
當CP3離隊不夠一星期,快艇就宣佈與BG續約,而且是頂薪的5年1.73億美元, “I want my legacy to be a Clipper."是格芬與球隊續約後說出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