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總決賽 Game 1 在即,略談 Heat 與 Lakers-


Heat 雖然沒有高調標榜,但他們陣容是標準Small Ball — 陣容最高是6呎9吋正選中鋒Bam。Heat版小球比Rockets版更無前設,並非用data 計算出所謂「最理想打法」 (Rockets 構想的最理想打法是不投中距離跳投 + 多投三分)。
沒有「最理想」的包袱,Heat 和Erik Spoelstra 找出勝利法的途徑是不停對戰,在對賽中找出勝利的門徑。據悉Heat 的訓練量冠絕聯盟 (球隊安排的,加上球員自發做的)。而他們訓練的一個重要部份是分隊對賽 (team scrimmage)。聯盟每支球隊都會打scrimmage,但Heat 特別打得不留力、不講情面 — Jimmy Butler 會確保訓練不隨便、不胡鬧。不少球隊忽略了 — 對戰的最佳訓練,就是對戰本身。
多得分點的球隊通常有這些問題:(I) 幾個得分點同時啞火而不知所措無法應對 (參考之前Game 7 的Clippers);(II) 因球權分薄所以每位球員觸球時間少,因進攻傾向慢熱 (參考今季Nuggets);(III) 關鍵時刻較難決定哪位有出手權 (今季Thunder 在clutch time 表現屬聯盟最高水平,因爲球隊上下都知道總能夠依靠Chris Paul)。這些問題卻不見於無單一霸道得分點的Heat,我認爲緣故無非是一眾球員恆常大量訓練、大量對賽,而且是極盡認真、目標明確的高強度訓練及對賽。
因此Heat 每位球員,正選也好,後發也好,總是蓄勢待發,always game-ready。看Duncan Robinson、Tyler Herro,以至之前的Kendrick Nunn,屢屢一上場就發揮效力,都是即熱式,不須慢慢在比賽中warm up。Heat 能避過團隊籃球的難解問題,是因爲每個球員都認真而全心投入、能獨當一面,能做個獨立的將領;而非巨星球員的附庸。對Celtics 的回合中,Heat 在關鍵時間的表現,總是比非常well-coached 的Celtics 團隊更好。高壓環境仍有穩定表現,相信就因爲Heat 一眾球員每天訓練都在對戰,認真對戰。
沒報告指Nunn 有傷,可能Heat 是要Nunn 做個讓人無法防備的X-Factor。Lakers 寄予厚望的19歲新秀Talen Horton-Tucker 也可能是留來在Finals 突擊對手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