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瑣事寫到深痛處 適宜慢讀
[ 聯盟雜碎 ]
– NBA在停賽期間造出幾個新節目,普遍認爲節目質素不佳,例如H-O-R-S-E.大賽是連J.J. Redick都說看了5分鐘就看不下去。也有許多人訕笑H-O-R-S-E.參賽球員的攝影設備和網速是不能想像的原始。可是球迷還是會看,就因為感覺需要目擊一些新鮮事(而不是重看舊比賽舊精華集),也需要看看熟悉球員的近況(消解疏離感)。網上早見各式節目建議,例如找球星看球賽影片並提供實時分析/簡評/或集合數位球星作傾談直播等。大家想看什麼呢?
– Zach LaVine求婚成功令人欣喜。尤其於疫情肆虐的當今亂世間,世界各國的家暴數字因不懂愛人的伴侶共對時間增加而飆升;高帥富LaVine的深情堅定更彰顯非凡出塵,讓人無不欣喜讚歎。
– Gilbert Arenas說Derrick Rose的巔峯根本從未來臨,這是事實陳述(當時Gil談論的話題是巔峯Rose與巔峯Westbrook誰更強)。Rose首次嚴重膝傷時只是23歲。早有數據分析指出NBA球員多在27/28歲時鼎達個人實力頂峯。即便不管普查的quantifiable數據,從Rose今季所展示的高效上乘表現,可見他適應及學習的能力皆屬超凡水平,尤其這好表現是他在各種身體限制下開發昇華出來。
[ 明視距離 ]
特異狀況讓我們抽離長久過慣的生活方式,大家有距離去審視平常生活的種種,也有機會去重新評價生活的優次,什麼重要,什麼更重要,什麼根本沒了也不記掛不可惜,或像嚼了太久的香口膠,只是懶得吐出。
不少人現在發覺,沒了種種勞碌俗務與無謂應酬,少了跟層層茫然人群擠擁,節省了規避街上或友或敵陌生人的心力,這些全都不記掛,因爲根本不值記掛。因爲了解到自己珍視的並非那些煩俗事,而是和親人共聚,跟友人共歡,與愛人共對。大家在這個世界性意外的頓悟或許就是,人最根本的需要,其實就是別的人。
知道了人生優次,就可以減少時間和心力的錯配。當我們發現,和親人友人無憂樂聚、和愛人恬靜暢泳愛河,就是我們的理想鄉,那麼追求飽足溫暖以外的物質根本並無多大吸引力。想起要重投往昔日復日顛簸,反而覺得鬱悶難堪。說遠一點,未來AI世代(和後AI世代)的產能之大功能之強是我們現今不可能想像,可預見的是存活、生長、發展所必須的物質不再稀珍,真人的情誼和相伴才是人們在未來或求或求不得的東西。
而當意會人是根本重要且至爲重要,我們就明白建成一個真實美麗溫柔公義而弘愛的自由自主社會才是頭等要事。因爲那才是我們能送給孩子、下一代的最佳禮物 — 一個能讓他們安穩成長、自由探索、璀璨發展的大環境及文化氣候 (而非一個無解的人患死局)。是從這個角度去看,才會覺得平素一起日接日勞碌其實是種我們沒正視過的集體瘋狂 — 沉默接受勞役。
[ 旁人的痛苦 ]
旁人無法想像Karl-Anthony Towns與一家現正所經歷的。種種痛楚絕望、既成的遺憾、無以復加的懊悔,種種煎熬磨難的滋味感受只有他們自受自知,他們有的悲傷是旁人無法撫慰。對於別人的痛苦我們都是徹底無能爲力。痛苦無法代受,殷切關心的旁人諸如我等當下所能做的,僅是同情理解他家的悲傷,懷善念默默爲他們作精神友伴,默默祈願他們好好互相支持互相陪伴,僅此而已。


[ 知性養份的必要 ]
是要有一大隊有系統有組織並且盡忠於真相的專業記者團隊替代我們探索觀察記錄,我們才有可能對當下現實有較整全的認知。越是必要的養份,越易被我等驕縱的現代人輕視,例如氧氣和水和米飯。而較整全的現實認知這種知性糧食就是基本得讓人忽略,可是真的不可缺。資訊/知識呈現與傳播這門工業,在資訊量爆炸年代,是註定難以經營,資訊太不值錢,文字與知識太賤,甚至深度與真值也太賤。可是若然要成就一個對真相有誠敬的社會,我們不得不協力供養培植優質專業的文化機構。
< 寧定默念 >
於不能言說之處,應當沉默 — 這句原意非關世俗道德。不知當不語,是靈睿哲人的思考論結語。有些人間傷痛,我們即使多近距離見證,也無法理解其真實。傷痛的原本真實只可能由本人獨自感受體會,旁人無法代受。你的痛,在最根本層次,是你之外每一個人都無法得知的。
作爲見證苦痛的旁人,默默思念默默作伴。
待有餘力更有勇氣,就默默誅除引致傷痛的根因,不容此禍再傷人間,或是我們對逝者最善的回報,對自己最高的救贖。
–
文章最先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