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Warriors靠著凌厲的三分球拿下NBA總冠軍後,整個NBA為之瘋狂,掀起了三分熱潮。「三分球」的大時代,自始正式開始,各支球隊都希望複製Warriors的方法,將三分球進攻放到最重要位置,就連傳統主要在內線作戰的中鋒,都需要具有三分投射功能。總之「三分球」技能,成為各支球隊組隊的主要方針。但要複製Warriors的成功,又是否可行呢﹖

圖片:網絡圖片
圖片:網絡圖片

在Warriors出現之前,以瘋狂得分的「炮轟戰術」(Run & Gun)也曾經盛行一時。當年由現任Rockets教練Mike D’Antoni 執教,Steve Nash帶領的Suns,就是代表之一。而將「炮轟戰術」定出實質的概念及戰術的「鬼才教練」Don Nelson(他還「發明」了Hack-a-Shaq戰術),更早在80-90年代,已在使用「炮轟戰術」。這些球隊均失敗告終,最大的批評就是只攻不守,你攻多少分,就被對手轟回去,以致「炮轟戰術」好看但不中用。

Don Nelson也曾經兩度執教Warriors,在Warriors有著一定的地位。(圖片:Jose Carlos Fajardo/Bay Area News Group)

那麼以瘋狂轟炸三分球為得分手段的Warriors,又為何得以成功呢﹖首先,他們將「炮轟戰術」的最大問題──防守,徹底解決了。Warriors的奪冠陣容中,得分好手很多,但也有很多防守一流的球員,比如Klay Thompson、Draymond Green、Andre Iguodala、Shaun Livingston、Andrew Bogut等,都是不錯的防守球員,整支球隊的補防及換防能力都非常出色。他們連續五年殺入NBA總決賽,防守效率都是在NBA的前列位置。所以你說他們是以進攻為主的球隊是不錯,但更正確的是,他們也是一支以防守為主的球隊。攻守都是最頂尖的球隊,拿下NBA總冠軍,也是合理。

另外,說Warriors是支「炮轟戰術」的球隊,個人認為形容不算很正確。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一支「三分戰術」球隊。兩者分別在哪呢﹖所謂「炮轟戰術」,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總之要狂風掃落葉,拿到球後就盡快將球轟入籃框。這可以是快攻上籃、狂轟三分球,直接Alley-Oop、切入等,總之在對方防守形成之前就要進球,也就是有所謂的「8秒進攻」規則──8秒之內,把球投進。

但Warriors的進攻體系,卻不是急於把球轟入籃框,而是要做好安排,將球傳送到站在最佳位置的三分射手投籃。此舉講究更多的細節及部署,而非「炮轟戰術」那種不管好或壞的起手機會,單純將球快速投到籃框中。Warriors得以瘋狂炮轟三分球,不單是因為訓練有素而形成的井井有調的進攻體系,更重要是他們擁有歷史級別的三分神射手,而且不止一個,而是兩個,甚或在Kevin Durant加入後,增加至三個。

「浪花兄弟」Stephen Curry及Klay Thompson的三分球有多厲害,也不用多說。他們二人不單是NBA現時最好的三分神射手,更可能是NBA整個歷史當中,最好的三分神射手。有他們二人超強的三分能力,才能做就Warriors的「三分戰術」。因為他們二人出色的三分能力,帶動球隊有更多的空位,同時也讓隊中其他得分好手或神射手,得以發揮更大效能。及後Kevin Durant的加盟,他的三分球或許比不上「浪花兄弟」,但也非常接近。而且此子的整體得分能力,比起「浪花兄弟」更加可怕,在得分能力方面,也是NBA歷史中數一數二。當你的球隊擁有了一個歷史級別的神射手,當然是不得了的事,更何況你擁有的不止是一個,甚至是三個﹖

話說回來了,所以其他球隊的建隊方針,雖然也是圍繞著「三分戰術」在建立,但要達到Warriors的級數,恐怕並非易事,畢竟你要擁有歷史級數的神射手,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更何況是要擁有兩個、三個﹖這不是說要複製就能複製。因此,要複製Warriors的成功,又談何容易﹖

Rockets近年被指是「複製」Warriors,也是最接近的一支球隊。

Rockets近年就被說成是複製Warriors,由以「炮轟戰術」聞名的Mike D’Antoni 執教,利用James Harden為核心來建立一支小球炮轟球隊。但Warriors的三分戰術是小球,不代表小球就能打出三分戰術。Rockets始終還是卡在了「炮轟戰術」的層面,而非Warriors的「三分戰術」。James Harden及Russell Westbrook的進攻確實凌厲,但若單單比較三分能力,他們還比不上浪花兄弟。Rockets的組合,更多的是衝擊籃框及製造犯規,三分能力不及浪花兄弟,讓「三分戰術」難以展開,也就是他們更似一支「炮轟」球隊,而非「三分」球隊。只能說他們是當年Steve Nash帶領的Suns的升級版,但難以說是Warriors的複製版。若單論三分能力,似乎Trail Blazers的Damian Lillard及C.J. McCollum,比起James Harden及Russell Westbrook,會更接近「浪花兄弟」。當然,現時看也只是「接近」而已。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各支球隊也相繼定出針對Warriors的方針。

要複製Warriors的成功並不容易,多支球隊以三分建隊,但卻無一支能成功做到。當然,這也不代表Warriors是無敵,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也是NBA好看之處。各支球隊也試著針對「三分戰術」,演變出不同的對付方法。在2015年Warriors奪冠後,Spurs的教練Gregg Popovich就立即想出了「無限換防」、「無限夾擊」的方法來對付Warriors的三分,至今也被不少球隊所用。Kobe Bryant也曾提出見解,認為你跟Warriors比三分,是件愚蠢的事,因為你永遠也比不過他們。倒不如改以衝擊性、體力化為主的進攻,來衝擊他們較為單薄的身形。Cavaliers及Raptors,就成功利用了LeBron James及Kawhi Leonard強壯的身軀來破解Warriors。

曾經有位香港隊名宿球員跟我說,Warriors的「三分戰術」根本沒有參考性,因為你沒可能一次過擁有兩個、甚或三個歷史級神射手。反而他們的小球防守,更值得大家參考。


作者子雲
簡介因為《Slam Dunk》而愛上籃球。熱愛籃球,熱愛運動,因為熱愛,創立了運動品牌ALFARY。深信運動不單是運動,還能影響著大小不同的生命及歷程。希望將運動樂趣,與所有人分享。
網站www.alfary.com.hk
Facebookwww.facebook.com/alfary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alfary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