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tum 近來表現實在驚豔。在季初我曾質疑他能夠達到的高度,當時對他的判斷是有過多的偶像包袱,打法有時或太過溫文 — 這問題我認爲Ben Simmons、Kyle Kuzma、Aaron Gordon 等年青球員都有。
但近來Tatum 或真的有了重要轉念,打得決斷凌厲,像是終於掙開了某種拘束。他的肩膊和手臂肌肉增長是他一直用功的可見成果,其效果則明顯反映在他的投射表現上 — 近期數字尤其誇張,最近13場球賽中,三分命中率是46.9% (每場平均命中4.1球);他今季此前的數字是36.6% (每場命中2.4球),是10%的飛躍
– Tatum 現在才22歲,球隊也給予大量空間;數年後他能成就怎樣的實力,僅取決於他有多大野心。
– Aaron Gordon 近來也有顯著進步,背後動力或跟Tatum 不一樣,但能有進步總是可喜。同時,如果要對現在Gordon 的offensive game 吹毛求疵,還是有不少空間。若Gordon 決意要成爲能一手拉拔Magic 爭標的球員,他應考慮多看看前輩T-Mac 的進攻影片。
T-Mac 的影片,當然是誰看都有益,都總能學習仿效他加速突破的時機、起手的設計等等高端觸覺。但說特別適合Gordon,是因爲Gordon 有天賦硬件打出T-Mac 的打法,都有相當高度 (T-Mac矮些少,手長些少)、過人體能,以及良好身體控制力。
Gordon 彈力固然是頂級強,而雙腳深蹲跳是他掌握得最好的跳法 (今屆入樽賽每球都是雙腳起跳);單腳跳、雙腳急速淺蹲跳,在相比之下都不算強 (以他體能而言)。即使防守Gordon的多是腳步稍慢的big man,但罕見他以快速first step 過人 (反例是VC、T-Mac),這也指向他在淺蹲爆發力的表現是有待開發。Gordon 這種水平的特異體能,不好好開發用盡,就很浪費了。
而如果着意要訓練,最應優先參考的是好對手Zach LaVine 的訓練方式。LaVine 在某訪問中透露自己常常跟隨父親做自家發展出來的訓練系統 (他父親是個前職業美式足球員),他表示自己的體態是因爲這訓練方式而得來 — 我們看LaVine 會覺得他柔韌、瞬間爆發力強、發力幅度廣、於不同幅度的力量輸出均衡,這和他訓練時多用free weight、多做functional movement、多輔以橡筋帶/健身球等dynamic resistance器具有關。例如,LaVine 會在腰間綁着阻力橡筋,在沙地上接球後單腳跳放籃。
跳躍是一個牽涉相當多組肌肉的動作,不同肌肉羣的協調是肌力能否轉化爲騰空時間的關鍵因素。而LaVine 訓練時刺激腦部的方式,是要自己在不同狀況下 (負重/被阻力橡筋拉着/着地後急速回彈),盡力以不同方式彈跳 (單腳、雙腳、深蹲、淺蹲),這些極限重複令LaVine 對跑、跳有非常整全的掌握,而整全的掌握跳躍,即使在職業運動員之間也不常見 — 一個運動員可以單腳跳非常好,但雙腳垂直跳的表現在平均之下,相反例子同樣多;是因爲單腳跳和雙腳跳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動作,是要分別獨立訓練的。
說回Gordon,如果着力再挖深一層開發自己的爆發力,練出個first step 硬功夫,再好好運用在單打/走位擺脫上,他便會有一招防守者無法招架的殺着 — first step 唯快不破。現在Gordon 得分手段並不算多,spot-up three、低位壓身投射,走位入攝攻籃等是較常見的板斧。
除了凌厲first step,還要加強off-the-dribble 跳投 (射程達三分線更佳)、低位腳步,Gordon 才算是個獨當一面的進攻球員。投射是一切進攻的根源 (對Shaq 以外所有球員來說),他的投射還有進步空間,也可多多講究。現時能即時改善的是 — 多做deadlift 再提升core 穩定性 (他跳射時,下肢擺動略爲過大,這是腳長腰短的他特別要注意)。而投射整體節奏的進步就要靠多射不停射。
– 至於場上習性過於溫文、在進攻端稍爲被動,這些大概是入樽賽過後,渴望在別的方面證明自己實力的Gordon 都該意會到的事。而對應Gordon 這些發展需求,多看T-Mac 在進攻端如入無人境,來多多沾染兇猛氣息,真的剛好適合。
– 入樽賽獎項若能拿到,當然是個美好的點綴,但其意義也僅此而已。擁有最多入樽王獎座的不一定是最佳球員,甚至不一定是最強入樽手 — 無人會認同得三屆冠軍的Nate Robinson 入樽比Vince Carter 強三倍。
– 在該訪問,LaVine 被問到「若要選一個人一同訓練,會選誰」這問題,他頗爲溫情的說,就是父親Paul LaVine。
– 要多做deadlift 的球員,還要數Austin Rivers。他的爆發力不俗,常能簡單變速擺脫防守者,可是也常會看到他失衡向前跌。這與他腰背穩定力不夠強有關 (反例是Curry,遠程投射差之毫釐,講求極致精準,但你看他左穿右插再急停起手也罕有會失衡)。若能改善這一項,Rivers 攻籃的finishing 會再有明顯進步。Rivers 近期投射表現優異,一月尾缺席兩場後,近17場三分命中率達42.9% (場均起手4.5球)。
– 早前有一帖是Zion 和Dwight 搶籃板的影片,看到有讀者留言替Dwight 抱不平 (非常愛看讀者留言),說年輕的Dwight 不會輸,這說法當然不錯,NBA 球員的最高摸高點記錄(有被記錄的)仍是由Dwight Howard 保持的 — 12呎6吋 (幾乎是板頂)。在NBA 有任何一項能力稱霸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何況是摸高點比Kevin Garnett、Shawn Kemp 等體能怪傑更高。另外Vince Carter 也曾說自己在高中時,能隨便跳起摸板頂;雖然不能考究,但這回事入樽之神說了就算是。
– 可是運動場非常實際,“you’re as good as your last performance” — 現在聯盟誰有最強體能無確實答案,但肯定不再是Dwight 或長年壟斷這界別的LeBron 了。儘管如此,籃球到底不止取決於體能,Dwight、Melo、Rose 今季的好表現都是明證。
– 想看高質防守,可以看早前Raptors 主場迎戰Pacers — 第一節的Raptors 個個如狼似虎,超高防守強度令Pacers 無法適應,多次看準機會就一湧而上圍堵低位持球者,轉換防守陣式順暢自然,防守補位換防默契極佳,防守態度積極且具主導性。總之是非常disruptive 的防守。
All-Star break 之後隊隊都動真格,劇情豐富,下半部期望明天刊出。
文章最先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