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J 再次展示個人攻擊力,在對Hornets 的球賽中,MPJ 8分鐘攻入17分Ω

– Jazz 連勝十場 (Lakers 則九勝止步,被Magic 堵住);Jordan Clarkson 加盟以來Jazz 十場不敗

– Jazz 教練Quin Snyder 的set-plays、系統在聯盟出名複雜,他麾下球員也經常以此開玩笑。而今次Jordan Clarkson 迅速入局令人驚喜。Mitchell 對記者說自己要學了一年半才學成Snyder 的體系原理,並讚揚Clarkson 的學習速度

– 儘管Zion 尚未復出,Pelicans 近11場8勝;Pelicans 各人更認識自己的角色職能是近況變好的原因之一

– 沒有期望包袱的Grizzlies 近來也有好表現,近10場8勝,現在位列西岸第八,領先Spurs、Blazers

要指出,我季前不認爲Grizzlies 能夠接近頭八,但Ja 的戰力,以及JJJ 和Brooks 的進步遠超保守預期。當Zion 回來,Ja 不止會爭新秀獎,也一定會鬥highlight reel minutes

– Ja 命中三分然後對Harden 叫的一句 “Tell that m———– about me” ;Rose 射中game-winner 之後講 “I’m born to do this s—” — 兩句都被球迷奉爲年度佳句

– 76ers 可喜的是Josh Richardson 得了一週最佳球員,令球迷擔心的是Embiid 的手指復康程度,還有缺席期間的球隊成績

Embiid 傷出,76ers 可以提早大量實驗Simmons 單人控場的各種打法。如果Embiid 能100%回來,減少他倆同場上陣的時間,多讓他們各自領着一個陣容,或許就是今季最快最不risky 的quick fix — 解決Simmons 和Embiid 兩人同場時spacing不良、被區域聯防守死的問題

– Clippers 與76ers 至今的表現,和他們支持者期望落差頗大;陣容的美好爲何沒能轉化成現實的戰績,可能性衆多。球員配合的其中三大關鍵是,弄清楚各人角色功能、球員熟練角色/提升效能、如實指出問題(及其積極解決方案)。我認爲Clippers 今季在這三方面都終會做得好,76ers 則可能在第一項就出現尷尬的問題。

– Nets 的新主場地板,漂亮與否喜愛與否都各有意見。灰階加上反光,造就聯盟最強視覺效果的地板,某些角度看還會有種虛幻立體感。同時這也引來一些投訴,有人說睇落太超現實、太像遊戲畫面


[ Nash的遺憾 ]

Steve Nash 近日說遺憾當年Suns 的 “run fast, shoot threes” 打法沒有打得更徹底,將節奏推得更快,射更多三分。

Suns 球風在當時算是破格非常,但來到現在,破格早已成常態,當年的極端激進現在只能算中庸以下,例如Suns 當年的三分投射次數放在現在算少得可憐。現在回頭看,或會覺得其實是當時的人想像力貧乏。但是我們可以想想,才早幾年前有一類球評人就說籃球世界已經見證了team basketball 的終極方案 — Warriors 的motion offense + unlimited range + fluid defense 就是最強籃球的藍圖。可相隔不過幾年,現在重訪這個念頭,會明白其實只是當時看漏關鍵細節,也沒有爲意籃球競賽尚有大量未探索的可能性。

又例如,現在高舉 “basketball analytics” 和 “data-driven” 的人,設計出「either 三分 or 切入」球風,並說因爲數據上是最 “efficient” 所以就是極限精良的進攻系統。這個看起來很科學的看法,在我看來,也是個十分冒失草率的見解,是想漏了一些關鍵細節、誤解了籃球dynamics的運作機理。

而這個話題之大,足夠寫成一系列練功文,第一回可以講 “mid-range game dynamics” (後來成爲文章「雷與箭」)。


文章最先刊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