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鞋款─Jordan Super.Fly MVP “Bred”】

Super.Fly系列,在Jordan Brand的產品定位類似同宗兄弟Nike旗下的Hyperdunk,以實戰性能為主打賣點。最新作不再以數字、年份命名,改名為「MVP」,向Michael Jordan生涯5座例行賽MVP獎盃致敬!

 

 

重 量(Weight):

右腳單腳重394克,Super.Fly MVP屬於高筒籃球鞋,不過它的重量表現即使和近期市面上多數中、低筒籃球鞋相比也不算過重,很大的原因要歸功於使用了輕盈的鞋面材質。

 

 

抓地力(Traction):

外底以5個同心圓紋路所組成(前腳掌3、足弓1、後腳掌1),圓形之間的紋路間隔距離很窄。這樣的紋路樣式設計同時包含了橫向、縱向,十分類似魚骨紋路的組成原理,因此抓地力自然表現得非常穩健,特別喜歡它在橫向移動急煞的表現。

Super.Fly MVP外底橡膠材質偏硬且質地不會特別黏,沙塵累積造成抓地力下降的狀況並不顯著(指相同的場地),不過特別要留意的是,在室外場地測試時抓地力不如室內那樣平穩,前腳掌區域曾出現零星幾次的小滑動,但整體來說Super.Fly MVP的抓地力表現依舊會讓大部分的穿著者感到滿意。

 

 

緩 震(Cushion):

Super.Fly MVP配置全腳掌React中底,我認為是React科技運用在Nike、Jordan Brand籃球鞋至今,緩震表現最出色的一次!首先,從主觀的腳感舒適度說起,Super.Fly MVP比起去年的Hyperdunk 2017、Super.Fly 2017要出色太多,雖不至於像部分Zoom Air那樣過軟、下陷的感覺,但比起品牌常見的Phylon發泡材質要更具明顯的回彈彈性,且絕對沒有密度調校不當的「死硬」缺點。

中底React在Super.Fly MVP雖然稱為「全腳掌」,不過也是與大部分籃球鞋設計相同,採「前薄後厚」的配置方式,意味著前、後腳掌兩區域的緩震度可能不同,但這樣的情況在Super.Fly MVP身上並不明顯,我認為厚度不同的兩個區塊緩震度皆十分充足,未出現「前硬後軟」的狀況。

 

 

反 應(Responsiveness):

React也是一種發泡材質,運用在Super.Fly MVP提供出色又舒適的緩震,但代價就是要犧牲部分的反應。Super.Fly MVP中底明顯偏厚,雖然不至於有墊高的感覺,但對於仰賴第一步快速啟動的鞋友來說,貼地腳感絕對無法讓你滿意。另外,Super.Fly MVP設計上增加了外底接觸地面的面積,不像多數籃球鞋外底中段(足弓位置),採內縮(觸地面積較小)設計,跑動中不時會感覺該區域妨礙了雙腳的自然彎曲,不太符合人體工學。

 

 

包 覆(Lockdown):

Super.Fly MVP全鞋面幾乎以網眼布料組成,除了鞋舌Jumpman標誌周圍是麂皮材質,網眼布料透氣輕盈又容易貼合雙腳,同時鞋帶系統也設計得十分巧妙密集,第1至第5鞋帶孔所組成的區域,包覆性非常突出,甚至有點太強大了,由於Super.Fly MVP鞋舌的填充物不多,主要是薄薄一層網布,如果鞋帶繫得過緊,腳背較高的鞋友可能會被勒得不太舒服,稱得上是另一種甜蜜的負擔。

不僅鞋面包覆充足,Super.Fly MVP偏高筒的設計,搭配適當的內襯填充物以及高達7孔的鞋帶系統,腳踝區域的包覆貼合度同樣屬於上乘之作。

Super.Fly MVP採用了大中華區的PF版型 (Performance Fit),但我認為寬度並沒特別寬,反倒是長度過長了。因此建議腳型正常與偏窄的鞋友挑選小半號,整體長度、寬度比較理想,雖然腳趾上方的鞋面可能有些偏緊,但網布鞋面只要一點點時間就能撐鬆,偏緊的感覺很快就會消失;至於腳型較寬的朋友,原尺寸的寬度對於你們來說可能還是偏緊,倘若要選擇大半號,需考慮Super.Fly MVP偏長的問題,且網眼布料鞋面的多餘空間和支撐表現會遜色不少。

 

 

支 撐(Support):

雖然名為網眼布料,其實我們通稱的網布材質有各種大小不一的網眼孔洞,Super.Fly MVP的網布鞋面屬於排列較緊密、孔洞較小的材質,所以支撐強度比起一般強調透氣的大孔洞網布要來得更好,配合鞋帶孔設計的緊密包覆,鞋面支撐雖不到完美,但已經稱得上充足,測試過程未曾發生雙腳在內部滑動的狀況。

Super.Fly中底具有TPU穩定片,加上中底些微向上延伸有效托住雙腳,還有【反應】項目被列為缺點的中、外底突出設計,卻有效提升起跳落地的穩定及側向支撐,只可惜設計未能延伸到前腳掌區域,缺乏這樣類似Outrigger功能的設計,導致外翻、側翻的保護稍微不足。

腳踝支撐可稱得上Super.Fly MVP整雙鞋數一數二的亮點,鞋領左右兩側「V」字形設計、第6、7鞋帶孔的位置以及從中底一路延伸到腳後跟的穩定片,三者有著相輔相成的支撐效果,且即便繫滿至第7鞋帶孔,也不會有多數高筒籃球鞋腳踝過於拘束,卡住腳踝不好活動的困擾。

 

 

總 評(Overall):

Super.Fly終於回來了!實戰性能擺脫近兩年系列作的低潮,Super.Fly MVP比起讓人津津樂道的學長Super.Fly 1-3,更接近「團隊籃球鞋款」的設計,無論是重量、緩震、保護等配置都是經過折衷的取捨,不過份討好某一特定族群,追求各項表現的平衡拿捏,幾乎可以滿足籃球場上一至五號的各類型球員需求。

另外,Super.Fly MVP還有推出另一種鞋面版本的Super.Fly MVP L,鞋面材質改為有爆裂紋、蛇皮紋的人造皮質,若希望再提升鞋面的支撐強度可挑選該版本,但缺點是鞋面貼合度沒有網眼布料來得好。

最後小小抱怨一下,雖然與實戰性能無關,但個人覺得Super.Fly MVP實在太過「低調」!雖然名稱致敬Michael Jordan的5座例行賽MVP獎盃,撇除外底加入獲獎年份,整體造型、科技真的不吸引人……若沒有實際試穿過,很容易就會錯過了這款實戰強作!

 

 

【評分依序為S>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