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每年都有討論到快爛掉的話題,像是馬刺全隊年齡層是否偏高?LeBron James還算是整場比賽的關鍵人物嗎?聯盟中各個位置排名前五的球員是誰?Nick Young女友有比James Harden還紅嗎?
但事實有時會出現在推特和流言中,當你專注看每場比賽時,你會發現Kyle Korver已經漸漸進化成聯盟的菁英後衛,甚至是可以躋身聯盟前五的得分後衛。
這言論一點都不浮誇,他的成功源自於老鷹(Hawks) 的進攻系統,老鷹總教頭Mike Budenholzer將馬刺血液注入老鷹,他們能夠擋拆、遞手傳球和讓人捉摸不定的傳導。
老鷹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籃球的完美詮釋,此外,他們絕對是目前最強的隊伍。
LeBron James先前就說過:「我們都叫他們東區馬刺 (Spurs),他們就是利用球的傳導,樂於分享球權,他們不在乎誰拿到分數,只在乎最後的勝利。」
但如果老鷹沒有依循馬刺的攻擊方式呢?如果他們只是重複於90年代的模式,只流連於內線卡位或是單打進攻呢?那麼Korver現在的評價又會是什麼呢?大概就是Korver是個在東區很棒的射手吧!
這些假設性的條件,絕對無法定義他在後衛群的實力。
Korver擁有累積多年的射手經驗和無私的頭腦,現在他的傳球能力又在教練的指導下有更可怕的進步。
但他是否能達到射手最想要達到的終極目標呢?過去NBA歷史上,能夠做到50/50/90(註1)只有一人,那就是Steve Kerr,但Kerr擁有5座冠軍戒指,和Korver又大不相同,他只是Budenholzer在場上的三分炸彈。
若老鷹打進季後賽,對手們必定嚴守Korver,但依據他在場上的IQ和無球跑動的能力,必定會擾亂對手的計畫,他逮拆掩護能力的層級讓人想到Reggie Miller和Ray Allen,而且是少數能夠在無球狀態還能影響比賽的佼佼者,大部分能做到這點都是擅長進攻或是切入的人,但Korver只要站在外線就可以造成傷害。
儘管是名場均「只」攻下13分的球員,但波士頓塞爾蒂克教練Brad Stevens就說過,「你必須要把Korver當成可以得30分的人來守,不然你會後悔。」
從數據顯示,Korver在場上時,老鷹每百回合平均可以得到110.1分,那如果Korver不再場上呢?老鷹就只能獲得95.1分。
在防守球員只距離2英尺內的情況下,Korver還是能夠有6成67的高命中率,即使對手更貼近防守,他依舊有他的方法。
前場老鷹對火箭 (Rockets) 的比賽,Korver砍進22分,他找到切進禁區的球員,並且利用擅長的三分砲將火箭擊垮,更重要的是,他不再固守球場地底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_Mzgpm8Xso
Korver在球場上的表現讓對手頭疼,卻也讓球迷大呼過癮,這個賽季可以將Korver和Stephen Curry對決當作是一件最重要的事了。
在這個流行於擋拆、三分球奪分的世代,老鷹和勇士總是能用這招闖出一遍天地。
Curry是三分球製造機這件事,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甚至有客場球迷都為他高喊「MVP!MVP!」而在看看Korver,他是多麼的低調。
如果老鷹持續振翅高飛,那麼Korver會有機會加入聯盟頂級後衛的討論嗎?
面對這項假設性的問題有十足的理由反駁,就是Korver場均僅拿下13分,他不持球進攻,而且在防守上還不夠全面。
的確他沒有像Jimmy Butler的攻守兩得宜的表現,也沒有像Klay Thompson和Bradley Beal切入的敏捷腳步,此外,這些人都有著更高的潛力及全面性。
現在老鷹氣勢如虹,拉出一波瘋狂的12連勝,只不過球隊內並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明星球員,就以今年明星賽票選來說,目前前10高票球員中,沒有一位是老鷹球員。
但Korver實力不輸,明星能力當然也不遜色,只不過是位另類的明星罷了。
註:50/50/90為整季的投籃命中率至少為50%,三分命中率至少為50%,以及罰球命中率至少為90%,是成為射手的最大目標。
編按:在1995-96那一季,Kerr 的入球數量是不足以讓他打進官方認可的50-50-90 Club,他全季僅投中244個FG和78個罰球 (而最低的要求是投中300個FG 和125個罰球)。
文章作者:諾諾
作者簡介:喜歡運動卻又不會動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