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普霑先生在年輕時也曾玩籃球,約於1951年來港,抵港後慢慢成為球場常客,不過身分是球迷而非球員。由於經常由頭場看至尾場,「套票」之名不脛而走。
適逢「套票」八十大壽,極力誌特意和見證香港籃球數十載,看盡場內場外大小事的他做個短短的訪問,也算是為香港籃球記下一個註腳。

極:陳先生看球多少年?
陳:近十多年沒有停頓,當然三四十年前也有觀看。
極:換句話說,從前看的是那些名宿?
陳:潘克廉、倪漢秋,及至後來的呂劍樑、鍾柱輝,鄭志雄、陳澤文等。
極:在那一輩的球星中,你較喜歡哪位?
陳:陳澤文。控球技術好。
極:你喜歡看從前的賽事還是近年的賽事?
陳:當然是現今的,因為節奏明快,加上從前多看成名球星,現在看著一群來自屋村的小球友慢慢成長,較有親切感。
極:那近年的籃球員你又喜歡哪位?
陳:男的是羅意庭,女的是卓婷。
極:陳伯有否看美職球賽?
陳:也間中看看。
極:如果要你說出欣賞的一位美職名宿,一位當前的球星,你的答案會是?
陳:前費城76人的J博士艾榮(Julius Erving)和高比(Kobe Bryant)。
極:喜歡他們的原因是?
陳:艾榮彈力驚人,只是外投不大準繩;高比技術全面,活力十足。
極:謝謝陳伯。

後記:
小記有幸出席套票叔的八十壽宴,更跟他同座一桌,得以近距離感受套票叔的親和。當天除了他的親友,他還特意宴請了一班籃壇朋友(多是現役當打球員)。他跟每一位到賀的球員都必定聊上好一陣子,笑盈盈的輕鬆談籃球事。若是光憑談話內容,我實在估不到交談雙方在年齡有著數十年的差距 – 大概籃球確是種能拉近關係的語言。
還有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套票叔對本地籃球事確是瞭如指掌,遠至十數年前的某一場比賽某一名球員的表現,他也能如數家珍;而近至幾日前的甲一四強賽,他也能侃侃而談 — 哪個投進個漂亮入球、哪個裁決不合理、哪個球員表現優異,他都能一一細數。這八十歲老人家的記性和對籃運的投入,令我這晚輩不無汗顏。我也知道,誰要為本地籃運書寫歷史,找套票叔談談,絕不會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