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是我至愛的運動,當籃球員,你仍然可保持自我,它予你頗多發揮的空間,但不像田徑或游泳那樣孤軍作戰;它注重團隊,但你可影響及主宰球賽的機會遠高於足球。技藝高超的足球員確可於盤、傳、射各範疇予人眼前一亮,然而他們雙手除了擲邊線球外,基本上只負責平衡身體的工作,不如籃球般手感跟步法也佔有重要的比例。要打籃球,你很容易在本地找個籃球場,你也可以進行運球跟投射練習,但如選擇足球,要進一個足球場練習可有點困難,惟有自行作盤球練習吧!
從前只要你投射準、或彈跳強,又或控球佳,你定可在籃壇佔一席位。如今,具速度、力量、技術已經是當籃球員的基本條件。過往六呎以上的球員總是笨手笨腳,現今身高七呎而矯健超凡的長人比比皆是。籃球場上,團隊合作根本跨越了膚色、種族、國家的藩籬,史托頓(John Stockton) 跟卡爾馬龍(Karl Malone) 無間的配合可見一斑。籃球場也是個磨煉意志的好地方,舉凡技術由生疏至嫻熟,體能自差勁到上佳,你總可看見堅毅不屈的靈魂,正面積極的個體。
筆者從前負笈美國,在大學體育館與當地學生打球,我是場內唯一的亞洲人,球甚少傳到我手,後來持球者被緊逼,他別無他選地交球給我,結果我投進一個三分球,他說 “That skinny yellow guy can play!” (「那個瘦削的黃種人倒也懂打球!」)自此他們便接納我作為球友,果真「籃球無疆界」呀!